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来源:太原科大心理咨询 时间:2024-07-22 08:44:38

  青少年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哦。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0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抑郁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

  应及早求教于专科医生,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疾病的进一步的发展。

  2、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

  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性是不好的”、“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

  男孩对手淫、遗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性幻想、自己体象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改变对性的态度应是人生心理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3、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4、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

  5、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

  现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

  另外,具有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家庭内暴力、出走、自杀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过太多的批评、指责,他们对成年人几乎都充满敌意和不信任,往往较难纠正。

  02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案例

  1、考试焦虑症

  小莉同学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

  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小莉是得了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这时,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很重要。家长应该先接纳孩子的紧张焦虑,听孩子说说他的担心与不安,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形。

  2、强迫症

  自从进入高中后,琳琳觉得学习比以前更紧张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

  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

  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必要时及早干预,越早寻求专业的帮助越有效。

  3、恐学症

  小明今年8岁,刚念一年级,原先是一位十分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近半年来,每天早上上学前,她就千方百计找借口赖在家中不肯走,或是发寒、肚子胀、胃痛,或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吃不消等等。

  但一到双休日不用上学时,一切异常情绪就都烟消云散。

  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小明原来是得了恐学症。

  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各种压力和教育方式不当,及孩子的胆小、敏感、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都易导致恐学症。

  家长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学。

  他一定是在平时的学校生活里遇到了无法靠自己消化与排遣的情绪问题,只有把情绪问题处理好了,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表达情绪,症状自然就有明显好转。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要学着如何去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并且要能够接得住孩子一些负面的情绪表达。

  4、社交恐惧症

  “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是名高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中时,由于爱斜着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调换座位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

  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

  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惧症。

  有的孩子天生内向,喜欢安静自如的待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无可厚非。

  有的孩子却是因为遭遇了一些创伤事件,而开始回避社交,他内心的冲突与痛苦如果没人看见,就会愈演愈烈,最终引发社交恐惧。

  因此作为父母应及时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性情突变,一定要关心他是否遭遇了什么事情。

  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孩子重建自信。

  5、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无趣、无力、无望、无能、无助。

  症状包括: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患有抑郁症的人,其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性质都远超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那样容易逐渐地“云消雾散”。

  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心理困扰,是问题也不是问题,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注意力的转移,慢慢就好了。

  但如果有些困扰长时间都无法让自己恢复,感觉克服不了,就要积极地寻找专业的帮助。

  个人的忍耐、抵制这种痛苦,反而会使问题加重,甚至会走向极端。

  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好像有心理问题,就过度担心害怕,甚至回避、不承认,这都不是科学的方法。

  即使是极个别问题严重一点的,经过专业的帮助后,80%以上也是可以解决的,所以,青少年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寻找帮助,要承认它、面对它。

  有时候,你会发现,只要我们开始直面它,就已经好了一半了。

  • A+